[PDF][PDF] 岩性和侵蚀基准面对构造活跃区河流地貌演化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山和哈思山地区为例

李正晨, 王先彦, 于洋, 张会平, 苏琦… - SCIENTIA SINICA …, 2021 - researchgate.net
李正晨, 王先彦, 于洋, 张会平, 苏琦, 苗晓东, 鹿化煜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21researchgate.net
摘要在构造活跃地区, 前人研究着重考虑了构造活动对河流地貌演化的影响,
而岩性和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较少被关注.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的影响地区为例,
通过对水系形态及地貌特征指数(陡峭指数, 河谷宽高比, χ 等) 的计算等, 分析了裂点发育和水系
重组等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河流地貌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 以老虎山和哈思山为中心,
分别发育了两个放射状水系. 其中老虎山东南侧支流流向发生了近180 的转变,
我们认为这是受局部侵蚀基准面高度的差异(~ 190m) 所诱发的水系重组. 部分发源于哈思山的 …
摘要 在构造活跃地区, 前人研究着重考虑了构造活动对河流地貌演化的影响, 而岩性和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较少被关注.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的影响地区为例, 通过对水系形态及地貌特征指数 (陡峭指数, 河谷宽高比, χ 等) 的计算等, 分析了裂点发育和水系重组等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河流地貌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 以老虎山和哈思山为中心, 分别发育了两个放射状水系. 其中老虎山东南侧支流流向发生了近 180 的转变, 我们认为这是受局部侵蚀基准面高度的差异 (~ 190m) 所诱发的水系重组. 部分发源于哈思山的支流发育了受岩性控制下的峡谷-宽谷相间分布的河谷地貌. 此外, 构造活动和黄河下切引起的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下降触发了由平行状水系向树枝状水系的正反馈演化过程. 这些结果表明, 即使在构造活跃地区, 岩性和侵蚀基准面变化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researchgate.net
以上显示的是最相近的搜索结果。 查看全部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