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HTML] 被污名化群体创伤后成长的社会心理决定因素及社会工作干预路径

段文杰, 周乔, 张小静 -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 shgzygl.gdut.edu.cn
对被污名化群体的创伤后成长研究尚停留在独立影响因素层面, 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模型或框架
结构, 使健康社会工作相关循证干预受阻. 文章运用范围综述方法, 借鉴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

残疾群体的污名效应及其社会影响

谢文澜, 张林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 cqvip.com
污名对残疾群体及其与周边群体的社会交往产生较大影响. 污名包括公众污名,
自我污名以及连带污名. 本文提出“残疾,, 容易被他人知觉为妨碍群体功能发挥的威胁信息 …

创伤后成长: 概念与测量

涂阳军, 陈建文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 cqvip.com
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
正性变化. 个人和群体都能从创伤中获得成长. 对成长加以测量的工具主要有创伤后成长调查 …

抗逆力培育下失独老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及重建

陈莹 -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 shgzygl.gdut.edu.cn
失独老人在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后面临深层次固化的自我身份“特殊化” 和集体身份“差别化”
的危机. 这种认同危机对失独老人及其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严重影响到他们晚年的生活 …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公众影响初探

高文珺, 李强 - 应用心理学, 2008 - cqvip.com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公众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全国12
个省市对1028 名普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不同维度分别对 …

创伤后成长: 概念, 影响因素, 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涂阳军, 郭永玉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 cqvip.com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
变化. 许多因素, 包括人口统计学, 创伤事件的特征, 人格与认知,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伤 …

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余青云, 张海钟 - 社会心理科学, 2009 - cqvip.com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然而, 由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大学生为了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受歧视而回避求助,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 探讨污名的内涵 …

[引用][C] 观点采择对心理疾病外显和内隐污名的影响研究

岳童 - 硕士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3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心理疾病污名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 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
研究者主要从功能理论, 生物文化和社会建构等三种理论取向来解释其形成与存在的原因 …

[引用][C]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组合因素研究

高歌 - 2022 - 青岛科技大学

[引用][C] 戒毒劳教人员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张婷婷 - 2006 -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