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HTML] 基于EEMD 方法的全新世亚洲季风石笋氧碳同位素对比研究

杨少华, 陈仕涛, 汪永进, 张振球, 曾雅兰 - 地理研究, 2017 - dlyj.ac.cn
杨少华, 陈仕涛, 汪永进, 张振球, 曾雅兰
地理研究, 2017dlyj.ac.cn
摘要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 对贵州省董哥洞全新世石笋δ 18 O, δ 13 C
记录进行多尺度分解, 分别获得8, 9 个本征模分量. 在254 a 以下尺度上, 石笋δ 13 C 和δ 18 O
的本征模分量基本一致, 其中254 a 和116 a 两个周期都类似于大气Δ 14 C
表征的太阳活动周期, 表明植被生产力和低纬水汽都受控于太阳活动. 同一周期对应的δ 13 C
振幅几乎是δ 18 O 的2 倍, 说明洞穴地点的土壤生产率放大了太阳活动的初始信号. 526 a
周期对石笋δ 13 C 贡献最大(~ 20%), 与北大西洋深层水体550 a 周期一致 …
摘要
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EEMD), 对贵州省董哥洞全新世石笋 δ 18 O, δ 13 C 记录进行多尺度分解, 分别获得 8, 9 个本征模分量. 在 254 a 以下尺度上, 石笋 δ 13 C 和 δ 18 O 的本征模分量基本一致, 其中 254 a 和 116 a 两个周期都类似于大气 Δ 14 C 表征的太阳活动周期, 表明植被生产力和低纬水汽都受控于太阳活动. 同一周期对应的 δ 13 C 振幅几乎是 δ 18 O 的 2 倍, 说明洞穴地点的土壤生产率放大了太阳活动的初始信号. 526 a 周期对石笋 δ 13 C 贡献最大 (~ 20%), 与北大西洋深层水体 550 a 周期一致, 可能的机制是北半球高纬气候通过西风带影响了东亚大陆的环境变化. 石笋 δ 13 C 的趋势分量变化平稳, 明显不同于 δ 18 O 的趋势分量, 表明洞穴地点的土壤生产率并不直接响应于轨道尺度的太阳辐射变化.
dlyj.ac.cn
以上显示的是最相近的搜索结果。 查看全部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