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C]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land surface thermal conditions in spring and summer: comparison between NCEP/NCAR and ERA40 reanalysis data.

XC Zheng, HS Chen - Transactions …, 2012 -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

NCEP/NCAR (Ⅰ, Ⅱ) 和ERA40 再分析加热资料比较

王同美, 吴国雄, 应明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 cqvip.com
气候统计和诊断分析常用到NCEP-1, NCEP-2 和ERA-40 再分析资料. 其中的加热资料为C
类资料, 对其使用常常存疑. 对上述3 类资料中的垂直积分的总加热率和地表感热通量进行比较 …

3 种方法对中国探空温度资料均一性检验对比分析

陈哲, 杨旭, 刘靓珂, 侯文杰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 cqvip.com
利用美国国家气候数据研究中心开发的Pairwise 均一性检验订正方法, 加拿大环境研究中心开发
的PMFT 方法和PMT 方法, 结合20 世纪再分析资料和详细的元数据信息对1951—2008 …

[PDF][PDF] 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分类及其与气候指数极端性的联系

王晓娟, 沈柏竹, 龚志强, 封国林 - 物理学报, 2013 - wulixb.iphy.ac.cn
基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客观识别技术, 对1951—2010 年中国冬季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进行
客观识别. 根据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将综合指数前60 位的事件划分为全国型, 东部型, 东北 …

A comparison of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China revealed by multiple data sets

L Zhang, T Zhou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2013 - Wiley Online Library
Based on four radiosonde data sets and three reanalysis data sets, the long‐term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China for the period 1958–2001, and the …

中国探空观测与多套再分析资料气温序列的对比研究

郭艳君, 张思齐, 颜京辉, 陈哲, 阮新 - 气象学报, 2016 - cqvip.com
为比较中国探空观测与再分析气温的差异, 利用中国118 站850—30hPa 经质量控制和均一化
处理后逐月气温和NCEPv1, NCEPv2, ERA-40, ERA-Interim, JRA55, 20CR, MERRA 和CFSR …

[HTML][HTML]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

肖冰霜, 马玉霞, 赵天保, 颜书豪 - 气象, 2016 - qxqk.nmc.cn
近百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 这与暖日和暖夜增加, 冷日和冷夜减少相关联. 文章研究结果进一步
证实了这一发现. 本文基于1960—2012 年中国大陆542 个台站均一化气温资料 …

Potential flaws of interdecadal changes over 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early 1990s in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

G Liu, P Zhao, R Wu, J Chen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 2012 - Wiley Online Library
This study compares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eastern China in four reanalyses and upper air radiosonde (UAR) observations …

[PDF][PDF] 2010 年夏季北半球气温异常偏高现象及其成因

赵庆云, 黄建平, 吕萍, 张武, 程鹏 - 2011 - hjp.lzu.edu.cn
1.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730020 2.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730000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对2010 年夏季6− 8 …

基于多区域模式集合的中国西部干旱区极端温度未来预估

于恩涛, 孙建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9 - cqvip.com
利用CORDEX-EA 计划11 个区域模式模拟结果, 集合预估了中国西部干旱区16
个极端温度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 1) 区域模式基本上能够再现近3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