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概念与理论基础

马克明, 傅伯杰, 黎晓亚, 关文彬 - 生态学报, 2004 - cqvip.com
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
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 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高东, 何霞红 - 生态学杂志, 2010 - cje.net.cn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的热门话题. 围绕这一主题,
文章回顾了其研究历史及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阐述了目前在理论和实验领域的主要工作结果 …

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李昂, 葛颂 - 生物多样性, 2002 - biodiversity-science.net
保护遗传学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研究手段, 以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为
核心的一门新兴学科. 近几十年来, 遗传学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 …

行为的结构, 刚性和多样性

蒋志刚, 李春旺, 彭建军, 胡慧建 - 生物多样性, 2001 - biodiversity-science.net
有关动物行为的定义, 结构和多样性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研究领域. 然而, 动物行为多样性不仅是
一个生物多样性基础理论问题, 也与濒危动物的成功保护有关. 本文定义了动物行为以及行为的 …

[PDF][PDF]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江苏省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郝日明, 黄致远, 刘兴剑, 王中磊, 徐惠强, 姚志刚 - 生物多样性, 2000 - scholar.archive.org
摘要讨论了17 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在江苏省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它们分别为小叶银缕梅(
Parro% tia subaequalis), 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 天目木兰(Magnolia ameona) …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蒋志刚 - 生态学报, 2005 - cqvip.com
中国从1956 年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 其间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时期之后, 到2002 年底,
中国建立了1551 个自然保护区, 面积达1414866 km2, 占国土面积14.7 …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黎燕琼, 郑绍伟, 龚固堂, 陈俊华, 朱志芳, 吴雪仙… - 四川林业科技, 2011 - cqvip.com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 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药物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在保持土, 调节气候, 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PDF][PDF] 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周世良, 叶文国 - 生物多样性, 2002 - biodiversity-science.net
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夏腊梅属(
Sinocalycanthus) 的唯一代表, 仅间断分布于我国浙江省临安市和天台县极狭小的范围内 …

[PDF][PDF] 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到集合种群理论

赵淑清, 方精云, 雷光春 - 2001 - chunxxu.github.io
摘要; 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C 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C
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关注的海洋岛屿都很熟悉3 …

[PDF][PDF] 物种多样性变化格局与时空尺度

周红章, 于晓东, 罗天宏, 何君舰 - 生物多样性, 2000 - scholar.archive.org
摘要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针对物种的数量变化和物种的生物
学多样性程度, 在不同尺度范围内探讨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